家是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,如何建好这一单元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。当今、世界,随着信息通讯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现代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,给我们营造一个现代化的家居条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美好的前景。在国家科委、建-设部颁发的"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"文件的指导下,全国各地均在兴建小康住宅示范小区。如何满足小康住宅的要求,人们从现代智能建筑技术领域中扩展而形成了“智能住宅”的新概念,并很快得到实践和应用,从而推广出"智能广场"、“智能小区"等更新的概念。
但是,概念归概念,什么样的住宅才称得上智能住宅,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界定,无论普通市民,还是开发商,甚至系统集成商都不甚明晰,这里我就智能住宅的特点、系统构成、传输媒体及实现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。
一、什么是智能住宅
所谓智能住宅,是指将各种信息设备和住宅设备通过家庭内网络连接起来,并保持这些设备与住宅的协调,从而构筑成舒适安全的信息化居住空间,以便于实现在信息社会中富有创造性的生活。
构成智能住宅的基本条件有如下三点:
1)具有相当于住宅神经的家庭网络;
2)能够通过这种网络提供各种服务;
3)能与社会等外部世界相连接。
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"智能化"应当是具有象人脑一样的控制中枢,并能根据被控对象不规则的行为方式进行模糊识别和运算控制,实现的控制方案,另外智能住宅内部还应有相当完善的感知和执行系统,这一点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。目前我们只能做到报警和抄表等操作,各地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各有取舍,智能小区按其配套的硬件设施划分为三个等级标准。因此,智能住宅建设要以"经济、实用、安全、舒适"为原则,不必过分追求等级,努力达到"功能完整、设施配套、技术先进、环境优美、适度超前"的目标。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住宅。